永乐宫搬迁记(四)

2019-09-25 18:06 来源:
三、壁画修复安装阶段(1962年下半年至1966年8月)
  1960年6月30日,在三门峡水库开始初蓄水时,永乐宫壁画和建筑已全部安全搬迁到新址(新址位于今芮城县城北古魏城遗址,距原址22公里。壁画搬迁是从1959年11月开始到1960年春结束),同时新址的建筑复建工程也开始启动,1961年复建完成宫门和龙虎殿,1962年复建完成了重阳殿、纯阳殿和三清殿木构屋架工程,1963年完成了三大殿的瓦顶工程。早在五座大殿复建期间,壁画的修复加固试验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祁英涛先生组织技术人员对修复材料的选择、对壁画加固后的耐久性、抗老化性、对画面色泽的保护等等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分析和研究,制定出详细的壁画加固、归位、修复方案。1961年开始进行试验性的加固修复工作,先是实验性加固龙虎殿壁画,到1962年下半年,用时一年半,全部取得成功后,从1963年开始依次对重阳殿、纯阳殿和三清殿壁画进行加固,至1964年所有壁画全部加固完毕。1965年到1966年不仅完成了壁画的安装,而且对壁画彩画缝隙、残缺部位和裂缝进行修复,到1966年8月全面完毕,至此,永乐宫迁建工程顺利告竣。
  当时壁画修复的主要方法步骤:一是对壁画进行减薄,减轻重量,对画块背面的土坯、泥块等突出部分铲平,使画面泥皮厚度保留在3—4厘米左右;二是对画面再次进行清洗和胶矾水加固保证上墙安全;三是剔除壁画后面的麦糠泥层和加固棉花沙泥壁;四是进行壁画与画框的粘接工作;五是上墙对接恢复原貌;六是进行画面修复工作。

(图为三清殿壁画临摹前的拍摄事宜致王献林、范厚勤信正式稿)
  壁画加固修复,是迁移保护过程中最复杂的工序。在用胶水加固砂泥壁背面之后还需抹压用酒精溶解漆片后和起来的砂泥一层,以保证壁画的硬度。为了确保新旧两层泥壁之间连接牢固,还要粘贴一层纱布,使之连为一体。由于加固后的画块不易和土坯墙粘接,技术人员特将大殿墙壁改为空心夹层墙,在墙内增设木柱和横杆,作为安装壁画的骨架,使壁画上墙复原成为方便快捷之事。

(关于壁画的复原加固会议记录)

(四大殿壁画各块人头统计表)
  永乐宫的壁画掲取搬迁修复工程,开创了我国文物保护领域大面积壁画搬迁保护的先河。50年后,专家学者在制定永乐宫文物保护规划时对当年这一重大工程进行重新评估,认为:虽然存在壁画修复的补泥、补色不充分,又受新泥与老泥老化、形变等因素的影响,使画面层酥松并与可溶盐作用而出现颜料层脱落、画面酥碱、断裂等残损现象,影响了壁画的整体艺术效果,但是当年工程对壁画的分块精确合理,对壁画采取的拆墙截取、手摇锯截取、平铲撬离等截取方法切实可行;修复安装过程中的泥层减薄、泥层加固方法正确、粘木框的设计与应用科学,画面加固与修复材料配比正确;将壁画全部安全搬迁至新址,并排除原有不安全因素,恢复了部分确有依据的原状,在中国文物保护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是壁画修复保护工程的经典范例。
  当年这一史无前例的壁画搬迁修复保护工程,广大技术工程人员充分发扬自力更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创造出许多奇迹,所有的掲取用具和工具,都是自己设计、自己制作;所采用的方法都是在实践中完善总结出来;所采用的加固材料及配方,也是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发明出来,曾被认为“神仙都难以办到”的永乐宫搬迁工程,在老一辈文物工作者和工匠们的无私奉献,异地获得重生。
  回顾总结当年这一举世瞩目文物保护工程成功实施,得益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力严重匮乏时期,党中央果断决策,投入巨资,进行搬迁,周恩来总理特别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把永乐宫保护好。当年从事搬迁工程的人员达600余人,数百名能工巧匠,专业人员能抽调过来,没有当初政府通盘考虑,大力支持,是不可能办到的。也得益于广大工程人员的勤奋敬业。参与永乐宫搬迁工程的骨干力量数十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凭借自己研究探索、规划设计和操作实施,破解了千余平米壁画揭取等史无前例的技术难题,这股年轻力量支撑了永乐宫工程,同样,永乐宫的迁建,也造就了一代大师。永乐宫搬迁工程历时十年,搬迁建筑公顷,壁画1005.68平方米,耗资220余万元,专家平均年龄不到30岁,手稿达20000多页,难以想象,所体现的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工匠精神,值得被永远铭记。